纯情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我们从小就对此耳濡目染。一打开电视,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扑面而来,“爱你一生一世”的歌词也令我们无比陶醉。在这种纯情的氛围里成长,我们无形中认定了爱情应该是无私、永恒的。然而,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这些歌曲里,被爱恋的对象往往极为模糊,即使他们以负心人的面孔出现,也会引来“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的自怨自叹。对于这种盲目的爱情,文学和影视总是给予清一色的同情和崇尚,并且往往安排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结局。
纯情作为一种永恒不变、不计回报的爱,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中得到了最优美最形象的描述:“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围绕着你,给你一个光辉灿烂的自由”。这是一种多么高尚、多么美丽的境界,诸如此类动人的诗句激励了无数少男少女身体力行地去实现这份如梦一般的情感。纵然所爱的人“自由”地选择了别人,“彼岸没有灯塔,我依然张望着”,“日后若发现她心改变,我会在重现眼前”。
在同志圈内,不乏自己有所爱恋的人与异性结婚的经历,而他们在分手时总是无一例外地深表遗憾:“是父母逼我结婚!希望你我仍是亲密的朋友。”孤独的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他们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借此印证他深爱的还是自己,甚至满怀纯情地暗自企盼他回心转意。面对离我们而去的人,我们仍然执着,仍然不计回报地等待和付出。他们每一次向我们求助,都会被我们解读成旧情重温的迹象。然而,一厢情愿的回忆和企盼遮掩不了看不到尽头的孤独,年复一年,心中
暗藏的这份痴情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错过寻觅爱人的机会。纯情一分一秒地消耗着我们的青春,而我们在所爱的人面前也逐渐变成了提供无偿服务的无息贷款银行、心理医生、职业介绍所、搬运工、旅游接待站、临时保姆,等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谁都期望被爱,谁都期望快乐和幸福。为什么我们会深陷到绝望的苦恋中不能自已?为什么我们不能斩断情丝开始新的生活?纯情犹如一剂毒品,让你陶醉在自我消耗中难以自拔!探讨一下毒品的瘾惑也许有助于我们了解“纯情”的毒害。
中国人最熟悉的毒品莫过于鸦片了。由罂粟壳汁制成的鸦片中含有吗啡等植物硷成份,会让人上瘾。而由吗啡经化学修饰而得的海洛因则在毒效上比鸦片更加厉害。为什么人会吸食鸦片类毒品而上瘾?科学家们已经初步发现,人体内分泌的神经传导介质“引朵吩”可以抑制痛觉等信号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从而产生止痛和**的效应,或者使人感到舒服和放松。人体在受到痛苦,例如分娩或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引朵吩的水平会在体内会明显上升。长期定时锻炼的人都会体会到,一旦停止锻炼几天,人就有说不出的难受,这就是引朵吩上瘾的一个表现。而海洛因和鸦片中的吗啡等毒性分子能模仿引朵吩的功能,使人吸食成瘾后欲罢不能。对引朵吩,人体有回收和降解的调控机制,但对吗啡和海洛因却不存在有效的调节机制,因此,鸦片等毒品的上瘾性要比引朵吩大得多。
那么为什么苦恋也会上瘾呢?我们不妨来个逻辑推理,人体为了缓解单相思等恋爱失落的巨大痛苦,引朵吩或有类似作用的神经传导介质的水平就会上升,对我们产生麻痹作用,将我们置身于希望的幻觉中,这种幻觉令我们感到舒服和满足。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就象坚持长跑的人一样,一旦脱离这种状态,就会感到焦躁不安。我们沉浸在幻想中寻求快乐,在自我悲怆中陶醉,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内心只存一片苦涩。
有关上瘾的生理学的研究还处起步状态,“纯情”式的苦恋为何令人无法自拔,这个问题也许在很长的时间内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也许其中奥妙与吸毒的机制完全不同。但它们的相似性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它们的持久性和顽固性,二是它们忽略现实的虚幻性。
在幻境中,我们将自己想象为太阳,希望无私无尽的爱之光辉终将融化对方,使他重回自己的怀抱。我们心甘情愿地处于永久的等待,即使无所回报也在所不惜。然而,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凡胎肉身,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和青春都是有限的,都脱不掉生老病死的脆弱。今生今世,我们自己也需要生存,需要被爱,需要幸福,当我们的爱得不到回报,我们应尽力做到保护自己。现实的爱情是需要自私的!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564.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2515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