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阳光男孩的感情故事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4年2月09日
阳光男孩的感情故事

汉语汇的丰盛与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互为依存。对具体语词的运用与诠释成为某种文化倾向的工具。而占据话语霸权的媒体所持有的认知标准决定了将何种辞藻附会于何种人或物事。毛宁的个案便是最恰当的佐证。

  当毛宁被刺伤入住朝阳医院后,无情的媒体蜂拥而上,制造了真假莫辨的诸多新闻。原定由毛宁作为形象代言人的某项体育赛事,改由影视明星陆毅替代。媒体在报道此消息时,对陆毅均冠以“阳光男孩”的佐称。显而易见,毛宁因其同志的传闻失去了阳光色彩,同志在诸多媒体的视角是绝缘于一切亮洁的称誉的。

  然而,有这样一位同志者,他给几乎每一位了解他的人的感触都与这样一组词汇相关:健康、善良、坦诚------如果追溯“阳光男孩”的本义,以他作为注脚似乎恰如其分。一些没有接触过他的甚或对同志群体惟恐避之而不及的人在真正认识了他之后,都由衷地说:这才是阳光男孩。他叫章义,年27岁。浙江温州人,现居北京。

  27岁的章义个头不高,有着清奇俊秀的面容以及温柔和煦的声音,并因而成为笑谈的目标,。孩提时的他并没有自省到自己有别于普通男性的性倾向。11岁那年的一次偶遇,成为他性向的首次启蒙。在一家录像厅里,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录像的他被邻座一位男性握住了小手,继而被引领到那个身体的隐秘之处。他紧张而又冲动,对于对方的**勃发的感触似乎唤醒了他身上与生俱来的自在意识,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意识是怎样的归位,毕竟他还是一个尚在懵懂之中的孩子。

  但对于同性的爱慕始终是章义心中的难以打开的结。虽然他曾经在十八、九岁时“谈过”一个可爱的女孩,但却终于成为没有爱的**的过场。他与她曾经发生过性的关系,但对于他而言这样的关系更多源于对女性身体隐秘部位的探究欲念。女友对他的喜爱始终无法动摇他本能的兴趣所在,这场交往无疾而终。

  十九岁那年他看到了一本病理学书,同志即为“变态”、“精神病”的解释及“症状”的描述使章义突然明白了自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社会角色。变态!精神病!同志!阴暗!丑陋!龌龊!原来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原来自己竟然与世人如此地形成反差!孤独凄凉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寻找心灵的家园!那时,章义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的“病人”。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他拿起刀片,毫不犹豫地割开手腕上的动脉。

  他没有如愿死去。或许是上苍怜悯这可怜的孩子,执意挽留了他的生命。活下来的他仿佛顿悟顿觉,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与他同类的人们,他的家园是如此的宏大!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一生中总有一个意念的转折点,章义的自戕以及未遂成全了他。一个心事重重的、自卑到顶点的、孤独的孩子得以死而复生!

  章义解脱了所有的烦恼。他畅然地向所有人宣言自己的爱,宣言自己有过什么样的爱人,宣言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宣言喜欢与爱的感受所存在的距离。他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同志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幸福地活着,而健康的体格是幸福的基本。于是,他以巨大的爱心与热情投入了防治艾滋病的志愿工作,他频频出现于很多宣教场所,提醒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病患的潜在,呼吁人们为了享受更多的快乐健康地活着。他委婉地但又坚定地说服着每一位抽烟的朋友戒掉烟瘾,他诚意地提醒着人们要有向上的精神、有敬业的精神。

  他从不讳言自己的情感历程,也从无虚伪无聊的托词。没有作秀、没有心机的运转。在他的面前,你仿佛面对一潭净水。他眼中的良善荡涤着你的心灵。你会想:同志人群的主色调并非灰色。他们或她们与世人有太多共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性取向。某些研究结论指出是基因的组合排列方式导致了这一人群与生俱来的性向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群体与男女性别群体具有平等的并列的生存权、生活权,更重要的是平等的爱与被爱的权利——在人群内部的爱与被爱的权利、在各个人群间的代表人类普遍意义的爱与被爱的权利。你可以“不是”,但你不应当对他们持有异样的甚至不屑甚至恐慌的眼神。你不应当从**的视角来“审视”他们,要知道冲破**底线(如果有的话)的人往往是那些高举**大旗的人们。然而。说与做相悖、想与说相离、爱与欲相分确是我们社会中的某些人的待人处事之道。因此,敢爱敢说、敢爱敢做、不加修饰的章义之类岂非对这种“道”的修正?抑或他们从未试图修正什么,仅仅是本色的生存而已。

  当然,章义关于性的议题所持有的直言不讳、毫无遮掩的方式是许多人不能够适应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的阳光色彩。他所言的**是建立于情爱基础上之的。而且,章义只是其人群的一分子,而非全部。对于同志人群,更客观的认识似乎可以概述为:是一个本色群体而非灰色群体,是一个情爱群体而非仅仅是**群体。在他们中间,又有不同的子种群,具有不同的色彩,诚如异性恋人群的三六九等之别。因此,静谧地平视他们才是最适宜的方式。

  他们不需要同情,不需要异样的眼神。但他们需要一个宽松、自然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的社会能够以其存在为正常、当我们的思维不再为其而困惑时,便是不同的性取向人群最佳的共存状态。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581.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98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