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生命中最美的事情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4年1月19日
生命中最美的事情

什么是美?人际间人种间有没有共同的美?哲学家和美学家对这两个问题已经探讨了几个世纪,至今不但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反而越争论头绪越多。本文也不会给出什么完整的答案,仅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用归纳的方法,把问题简单化,或概念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美不外乎这几个方面:自然风景,人体,建筑,服装,文学,表演艺术和美术等等。我们能够体验到的美包括但不局限于饮食,性和情操等等。

  先从大自然开始谈起。人们大都认为青山绿水是美的,而不是光瘠的石头山或乾枯的土地。青山绿地不仅给人们展示了植物的生命,而且使人们联想到那肥沃的土壤。人之初就依赖可耕田地来繁衍后代。可见,人类在大自然中凡是看到生命或与生命有关联的,便认定那是美的。春天比冬天美,因为那是万物更新的季节;秋天比夏天美,因为那是收获的时候。白昼比黑夜美,因为它使人醒着,醒着就会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于是,光亮的总是比暗淡的美。

  人们对自然美的崇拜总是跟人体有关。郭沫若曾经在诗中把两座山丘比作女人的丰乳,把起伏的田地比喻成线条美的人体。也有人把河流山川和沃土比作人体的血脉,骨骼和肉体。***在歌咏“江山如此多娇”时,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词句把多娇的江山和美女联系起来,并抒发连他在内的英雄们对美的崇拜。文学中描写自然风光时有“拟人”的修辞方法,其实建筑艺术也通过人体的形像对生命表达了赞美。对称的格局是人体所固有的。看那耸入云霄的哥特式建筑是否有充满生命活力的男性生殖力。再看那安宁而秀丽的中国式宫殿是否有悠扬端庄的女性之魅力。建筑师们把对生命的热爱顷注到这“凝固的音乐”上了。音乐是美的,但必须是男声粗犷豪放,女声细腻悠扬。只有这区别,只有这阴和阳的交错,才会有生命和生命的延续。

  再谈服装。什么样的服装是美的?对绝大多数民族来讲,越是能体现人体美的服装就越美。现在中国的年轻人讲究的“露、透、瘦”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最美的衣裳是什么?最美的衣裳是没有衣裳!当然这只是对年轻的身材好的人而言。衣服是用来遮丑的。除了遮丑,还有御寒。但在御寒的同时,人类还是忘不了对生命的赞扬。西装里男人的领带和女人的开襟外套都体现了两性在生理上的根本差别并洋溢着自豪和对异性的想往。

  爱情是文学和艺术永恒的“主题”。爱情的很大部份却是**,而**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过程。人类对异性的爱慕说到底是对生命的爱惜。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人生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了女人”。这话虽然有些黄色和重男轻女之嫌,但它道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的美是无上的。性的美不仅是最崇高的美, 也是人世间所有美的源泉,因为只有性,才会产生生命。男女在达到**的那一瞬间就是生命的新陈代谢:旧的生命走向死亡;新的生命即将到来。人必有一死,但人并不会由于知道自己必然要死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人类珍惜生命的唯一方式便是延续自己的基因。临终时的人,有后代守在旁边的要比没有后代守在旁边的安祥得多。食物是美的,因为它能使人维持生命;性生活是美的,因为它能创造生命。

  同志是异性恋的延伸,因为它有异性恋的所有品质。这主要表现在对男性肌肉的崇拜和对女性身材的爱慕。同志者大多有抚养下一代愿望,如果没有双性恋的关系,许多人愿意领养他人之子女。同志与异性恋另一个较明显的共同品质是对年龄的挑剔。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处在生育年龄的男女要比少儿和老人美得多,至少在感官上是这样。

  无论是同志还是异性恋,人们用来评价人体美的标准并没有太大差别。米开朗其罗的大卫和断臂女神对几乎所有的人都具有吸引力。这是为什么?人类到底有没有共同的人体美?如果有的话,那什么样的人体是美的?

  生物社会学家的跨文化的研究表明,女性身材的美在于她的三围:健康地隆起的胸脯,有发展余地的腰枝和较宽的臀部都是美的标准,而这三点又恰恰是顺利生养孩子的有利条件。对男性身材而言,那高大的,肌肉发达的,健康的便是美的。女性希望用健康的基因发展她的下一代,但在择偶的过程中却是下意识的。总之,男女对身材的要求或对身体美标准,都有一个同一的基础,那就是对生命的要求。

  除了体形,人体美的另一个几乎同等重要的部份是容貌。面部容貌美似乎也有共同的标准。对女人而言,大眼睛,细眉毛,宽额头,小而有棱角的嘴唇,洁白无瑕而又细嫩的皮肤都是美的。而这些又都是天真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的特点。当人们看着儿童可爱时,实际上是看着蓬勃的生命可爱。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把对生命的爱体现在对孩子的爱上面,尤其是对自己孩子的爱,因为自己的孩子带着自己的基因。人类社会里,“尊老”是美德,而“爱幼”则是天性。美德(或道德)和天性经常是背道而驰的。尊老是对天性的扭曲。但这绝不能说是坏事,就象一夫一妻、拾金不昧不是坏事一样。在人类社会中,人的天性不允许也不可能得到自由发展。长话短说,我们对孩子的赞美,仍然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崇拜。对能使我们联想到孩子

的**容貌,我们时常感到那是美的。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542.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63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