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我一直在思索:同志是不是可以被祈祷、治疗、或是意志的力量所治愈呢?如果我们想不出答案,那又将意味著什么呢?本人既是一名心理治疗者,又是一名临床医生,已经为解答这个问题花了十年功夫,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同志不再被心理卫生界的权威组织看作是一种精神病症,至今起码有25年时间了。可是现在,我们又被一场由“前同志”组织和某些执业心理医生推动的前所未有的运动所包围。他们认为:同志是一种精神疾病,其责任在于对孩子冷漠傲慢、疏远失职的父亲和对孩子过分关心,唠叨碎嘴的母亲。该组织创始者又努力通过自己对圣经的理解,认定那些死不悔改的同志者的存在就是对社会的威胁。于是我们看到了《新闻周刊》刊登的“前同志者波克斯夫妇”的照片,他们终于和正常人一样结婚了。这场运动还希望,同志者只要能做出足够的祈祷,就可以修补童年时在父母中与自己同性一方那里未得到的亲情,还可以与所中意的异***共享和谐互补的生活。
这很可笑,当然,如果其后果不是那么可怕的话。
其实头一个危害就来自于对所谓“康复疗法”或者转变性向疗法的推动,这种影响既是文化上的,又是个人上的。我们只要了解1998年10月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生的一出悲剧,就能知道在这个国家里,男女同志者、双性恋者和变性者的心理会遭受怎样的伤害了。反对“特权”运动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原因是它正好迎合了美国大众歧视同志的偏见。事实上,男同志者的“特”就在于其是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憎恨的弱势群体。有著强大财力后盾的宣传者试图劝导我们说:谁要是想达到其真实的(异性恋)性向,就应该按照保守主义的安排行事。因为激进主义者认为,占主流位置的共和派在“社会价值”这个问题上显得太温和了。这些人把男同志者妖魔化的目的,就是要挑起一场将对其的偏见、歧视和暴力合法化的文化战争。
以及其背后的资金支持者并没有谋杀马修·谢泼德──不是他们动的手,但是,是他们给了谋杀者以及各地憎恨男同志者的人以精神力量。推行“修补疗法”的,就是这样一些人。
我们再来看看该理论对个人造成的伤害。修补疗法声称其可达到30%的高治愈率。我们暂且把对这30%的人是否被真正治愈的疑问放在一边,这是合理的──当然,似乎不太合逻辑──先看看那另外的70%的情况。事实是,没有对转向疗法的研究──当然也没有对哪个治疗者──在精神方面做过有计划的研究。我要说明的是:大多数转向疗法的实施者是如何僵硬而冷漠地对待复杂的同志者的。
据我所知,转向疗法的功效是相当复杂的。
社会学家Ron Lawson曾观察了由“七天到来”教会支持,由其顾问考林·库克操作的非男同志辅导。曾受过库克诊治的人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人都遭受了由其施加的性侮辱。但奇怪的是,没有人因此而显现出长期的病态。事实上,当一批先期接受治疗的病人在经历了类似考验之后,都不顾库克以及教会的粗暴侮辱,反而表现出对同志选择的坚定信心。
不过,显然有不少患者还是受到了转向疗法的严重伤害。过去,为了改变性取向所采取的治疗手段是可憎的:对手及生殖器的电击,还有催吐剂。病人在经受了如此的治疗之后,性取向并没有转向异性,但因对自己的同性取向感到万分恐惧,会导致性能力和亲和力的无能,这通常会伴随其一生。转向疗法自被美国医学会在1994年取消后(详见脚注1对原文的引证)开始转入地下,但据国家女同志者权利中心称,这种令人羞耻的疗法至今还存在,甚至未成年女性在其它医生的建议下,会被不情愿地被送进医院接受转向疗法。
时至今日,让我们再看一种温和的、绅士化的转向疗法。摩门教会作为同志治疗的坚定支持者,已经把精力从厌恶疗法移到心理干预。它所举办的咨询服务,把所有的男同志者以及问题客户都引入转向疗法,不再提供措施去调整某人的性向,而是提供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聊天疗法以及“男***”,诸如由非同志者参加的篮球比赛等。
但是问题在于:关于通过增加对男人的约束以转变其性别取向的假说,从来没有得到过经验的证实。至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转向疗法比起被摩门教会及其它反对男同志的宗教组织所钟爱的中世纪性观念来说,危害可能还要小一些。不过,不论以哪种一种形式,转变性向的念头都能加重人的羞耻感和负罪感。如果一个男同志者不能转变其性向,或者起码不能“适应异性”──实际上无非是能和女人过性生活,尽管他内心的取向仍然是同性,也仍然要戴上面具──他就会经常处于比受到治疗前更羞愧的状态中。转向疗法被他当作重新作人的□会,即使在家中,他也要象用枪指著自己的头部一样,把疗程继续下去。如果治疗失败,对他来说,就如同那枪的扳机被扣动了一样。曾有治疗者这样评说自己对不成功治疗的想法:“我不得不去
争取能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权利,但治疗失败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生存权了”。
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志剔除出疾病分类,美国心理学会也于1975年做出了类似的决定。转向疗法的支持者经常辩称:上述变化只不过是男女同志政客强力活动的结果。事实是:如果没有可信的科学依据为背景,上述权威医学组织的政策转变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有太多的理由让促使人们重新评价同志者的地位。首先,那种声称其是一种精神病态,同志者比异性恋者差的理论,已因其证据不足而被否定。为什么这样说?其主要问题在于,上述结论是以治疗者对同志精神病人的主观印象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该理论认为所有的同志者都属于一个感情痛苦和心理紊乱的特殊群体。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534.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140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