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站在新公寓的窗前,望着这座沉睡的城市。作为一位经济观察家,他习惯了在午夜工作,这时候的思维最为清晰。央行刚刚宣布降息,房地产市场又开始躁动,远处几处新建的楼盘灯火通明,正在加紧兴建。
他转身看向客厅里堆叠的纸箱,刚刚迁居到这座城市,一切还未整理妥当。手机在午夜响起,是他名义上的“妻子”杨小雨。
“央行降息了,我们的房贷会不会实惠一些?”电话那头的女声问道。
“理论上会,但我们的形婚协议里,房贷本来就是我承担的部分。”林舟回答得像个经济学家,而不是一个正在和“妻子”对话的丈夫。
三年前,林舟和杨小雨通过同志形婚平台认识。他是同志,她是拉拉,各自需要一场婚姻来应对社会的眼光。他们签订了详尽的形婚协议,规律地探望对方父母,在社交场合扮演恩爱夫妻,私下却各自过着完全独立的生活。
杨小雨是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刚刚带领学生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冠军。他们在协议中最看重的就是彼此生活的独立性。
“你那边整理得怎么样了?”杨小雨问。
“还好。楼下有家连锁超市,生活很方便。”林舟望着窗外的荷叶在风中轻摆,“小区池塘种了很多荷花。”
短暂的沉默后,杨小雨说:“我接到一个工作机会,你所在城市的国际学校正在招募数学竞赛教练。”
林舟愣了一下:“你想过来?”
“只是考虑。形婚协议允许我们生活在不同城市,但如果你觉得需要更‘真实’的夫妻表现...”
林舟望向窗外,月光下的荷叶泛起银光。“你可以先来看看环境。学校附近有新开发的楼盘,据说性价比很实惠。”
一周后,杨小雨来访。他们并排站在窗前,望着同一片荷塘。
“你知道荷叶的生长模式符合斐波那契数列吗?”数学老师突然说。
林舟微笑:“而荷花每天的开合遵循着最精确的生物钟规律。”
他们就这样站着,谈论数学与自然,如同三年前初次见面时那样投契。那时他们约定形婚,正是因为这种奇妙的智力共鸣——尽管没有肉体吸引,却有着精神上的默契。
杨小雨接受了新工作,迁居到了同一城市。他们仍然分居,但开始每周共进晚餐,讨论经济与数学的关系。有时林舟会去听杨小雨的讲座,看她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有时杨小雨会阅读林舟的经济观察报告,用数学思维帮他完善模型。
一个午夜,林舟在小区散步,发现杨小雨独自坐在荷塘边。
“观察家在观察什么?”她问。
“荷叶上的露珠,如何在不确定中保持平衡。”他答。
他们聊起各自的感情生活。林舟刚结束一段短暂的恋情,杨小雨则一直单身。
“有时候我会追忆我们决定形婚的那一刻,”杨小雨轻声说,“我们以为婚姻形式只是为了应对社会压力,却没想到...”
“却没想到形式本身也会产生意义。”林舟接完她未说完的话。
央行再次降息的那天,他们一起去看了学校附近的楼盘。销售热情地介绍着正在兴建的配套设施。
“作为夫妻,你们可以申请联合**,更加实惠。”销售说。
回程路上,两人沉默良久。
“如果我们将形婚转变为真正的婚姻会怎样?”林舟突然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婚姻,而是某种基于我们彼此理解的新型关系。”
杨小雨望向车窗外飞速后退的荷叶:“自然界中,最稳固的结构往往不是最传统的,而是那些符合数学规律的形式。”
一年后,当林舟的新书《午夜观察家》出版时,扉页上写着:“献给杨——我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证明。”
而在他们共享的家中,窗外的荷叶依旧遵循自然规律每日开合,如同他们重新定义的婚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平衡。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21899.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913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