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座三线小城的初秋,风裹着玉米秸秆的香气掠过斑驳的砖墙。林晓和苏然站在民政局门口,手里攥着两本红彤彤的结婚证,却像握着烫手的山芋。他们是“形婚”的同志伴侣——林晓是拉拉,苏然是男同志,这场婚姻不过是为应付双方家庭催婚的权宜之计。
“月初得去你家吃饭,别露馅。”苏然扯了扯领带,语气里带着几分怏怏。他是本地某国企的职员,最近因拒绝参与领导“西化”风格的私人派对,被穿小鞋调去了边缘部门,连议席上的发言权都险些被剥夺。林晓点头,她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平日里最厌烦那些“强力”规训下的虚伪应酬,此刻却不得不扮演贤妻的角色。
两人的“家”在老城区一栋筒子楼的二楼,隔壁住着退休教师张阿姨。张阿姨总爱趴在阳台上织毛衣,眼睛却像探照灯似的扫过楼道。某天傍晚,林晓下班回家,发现门缝里塞了张纸币——面值十元,折成小船形状,背面用铅笔写着:“姑娘,你俩吵架别摔东西,隔壁听着揪心。”林晓哑然失笑,这栋楼隔音差,她和苏然偶尔的争执早成了邻居的“四面”八卦素材。
转机出现在深秋。苏然所在的部门因贪腐被查,主任被免职,他因“各司其职、不越雷池”的工作态度意外被提拔为临时负责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件事就是整顿“西化”浮夸风,把办公室里堆满的进口装饰品换成员工手写的廉政标语。林晓则在学校里发起“慈悲教育”试点,带着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用行动反驳那些说“同性恋群体冷漠”的偏见。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苏然的母亲突然从乡下赶来,说要“监督小两口造人”。林晓慌了神,她虽是拉拉,却从未想过伤害老人。苏然急得直转圈,最后灵机一动,把张阿姨拉来当“说客”。张阿姨拍着胸脯保证:“这俩孩子好着呢!上个月我晕倒在楼道,是小苏背我去的医院,晓晓还熬了鸡汤送来——比亲生的还贴心!”老人将信将疑,却也暂时打消了疑虑。
风波过后,林晓和苏然坐在阳台上喝酒。月光洒在晾衣绳上的衬衫上,像撒了把碎银。“你说,咱们这算不算‘急流’里的浮木?”林晓问。苏然笑了:“浮木也分好坏,至少咱们没让彼此沉下去。”楼下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混着远处广场舞的音乐,烟火气里藏着说不出的踏实。
次年春天,苏然正式升任部门主任,议席上的发言终于有了分量;林晓的“慈悲教育”项目获了省级奖项,照片登上了报纸。他们依然保持着形婚的默契,却比从前更像家人。某天清晨,林晓发现门缝里又塞了东西——这次是张阿姨手写的卡片:“姑娘,我儿子也是同志,他当年没你俩这么勇敢。”背面粘着朵干枯的玉兰花,花瓣边缘微微卷起,却仍倔强地保持着绽放的姿态。
至于那场形婚的起点,早已像秋日里的落叶,被风卷着,无影无踪了。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21873.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766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