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形婚请柬的背面是美术馆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25年7月12日
形婚请柬的背面是美术馆

开春的第一个周末,美术馆外的木船码头被阳光照得金屑四射。林屿把形婚请柬塞进大衣口袋,像塞一张未完成的画稿。请柬上他和赵苒的合照被修成鸳鸯戏水,可他们心里都清楚:他是同志,她是拉拉,这不过是给两家人演的叙事长片。

赵苒踩着三英寸高跟鞋赶来,鞋跟敲击木栈道发出脆响。她手里拎着两袋铜锅涮肉的外卖,笑得像正职导游:“先喂饱自己,再喂饱亲戚。”林屿接过袋子,指尖碰到她冰凉的戒指——那是他们在“友谊商店”花两百块买的道具,外表足金,其实镀层。

两人蹲在船舷边开吃,蒸汽把木船熏得像刚出屉的年糕。赵苒突然说:“今天不只是领证前彩排,还是我和阿澄的纪念日。”阿澄是她前任,去年飞去柏林读艺术史。林屿点头,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旧船票——那是他和前任小海第一次约会的凭证,终点是洱海。他们把票根和请柬并排摆在船板上,像摆两枚被潮水磨钝的贝壳。

“财富、婚姻、爱情,我们总得配个两样吧?”赵苒涮了片毛肚,辣得直吸气。林屿笑:“基本款人生,能凑齐也算本事。”远处美术馆的钟声敲了四下,展览海报上写着“同志与拉拉艺术联展”,策展人正是赵苒表姐。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那里藏着他们不敢给亲戚看的真实。

展厅里,一组拉拉情侣的摄影占据了整面墙:她们在**相拥,头发像两株交缠的水草。林屿在角落找到自己的旧作:一对男同志在木船里接吻,背景是1998年的暴雨。他们站在画前,仿佛站在自己青春的裂缝里。赵苒轻声说:“等我们婚礼那天,把这两幅画投影在背景板上,让亲戚们边吃席边欣赏。”林屿笑得呛住:“那我妈得当场涮了我。”

闭馆时,工作人员递来一张问卷:是否愿意在形婚仪式上公开真实身份?赵苒勾选“否”,林屿勾选“是”。两人把问卷对折,塞进美术馆的留言箱,像塞一封未寄出的情书。木船码头只剩桅杆的剪影,他们把吃剩的涮肉汤底倒进江里,油花浮成一圈圈扭曲的鸳鸯。

回家路上,赵苒突然说:“要不我们逃婚吧?”林屿踢着石子:“逃去哪儿?”她指向江对岸新开的彩虹养老院广告:“那儿收八十岁以下的同志拉拉,包涮羊肉。”他们笑得弯了腰,笑声惊起一群夜鹭,翅膀拍打声像无数张请柬在风里翻飞。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21750.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777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