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运动正在形成,在我看来,这个运动不是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迷失在其中的‘更多的性’和‘更多的关于性的真理’的潮流的逆转,而是快乐、关系、共存、依恋、爱情和精神强度的其他形式的创建——我不说是‘重新发现’。”福柯曾在1977年这样论述过同志解放运动。
同志(homosexuality),最常见的一种性变异。对同一性别的成员有强烈的心理和感情依恋,并发展到同性之间发生性行为。心理学的证明,人类的**指向是多元的,既可以指向异性,也可以指向同性,甚至可以指向双性。指向异性者,称为异性恋;指向同性者,称为同志;指向双性者,称为双性恋。人类中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只有少部分人是同志或双性恋者。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同志行为被看作是反常的、病态的、甚至是罪恶。因此对同志采取了歧视和压制的立场。在一些地方,将同志者投入监狱,或把同志者送进精神病院,让其强迫接受治疗。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无法消灭同志。这促使人类重新认识同志现象,寻找同志的发生原因。继续把同志看作是犯罪或者精神病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也不能因为同志者是少数人而歧视或在社会生活中排斥他们,应该把他们也视作社会的普通成员,同时应该对同志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和探索。
同志现象是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还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无论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还是在远古时代,都是如此。
在关于同志现象的调查当中,除了对单个国家和社会的研究之外,还有大量综合性研究。对135个社会中的120种文化的调查统计表明,48%的社会反对同志;8%忽视同志;27%接受同志;在其余17%的社会中,同志是符合传统的普遍大量实践。关于这些社会中参与同志活动人数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83%的社会,不到20%的人有同志活动;有15%的社会,20%~50%的男性有同志行为;另有3%的社会,50%以上的男性有同志活动。福特和毕奇研究了既有的人类学文献,发现在76个原始部落中,有49个部落把同志视为正常行为,三分之二的部落认为青春期同志是正常的,20世纪,有三分之二的社会似乎默认了同志活动。事实上,几乎找不到完全没有同志现象的社会。可以说明,同志现象是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
同志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是主流社会所鄙弃、排斥甚至禁止和打击的对象,有很多人是以不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同志的。异性恋主张者认为:同志是人们的变态性行为,应予坚决取缔。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同志婚姻在道德和意识上都不能容许,而是婚姻代表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其子女的生育与抚养,同志根本无法实现;三是婚姻结构自然地要求异性相互补充,并以此为前提。在目前,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社会舆论中,与异性恋相比较,同志都处在一个十分窘迫尴尬的境地。
有学者认为,“缺少防御机制的文化易被消释和压制。对既定文化的防御和对平等的坚持一样,只能通过政治手段。因此,60年代反叛文化采取政治行动就很自然了。”60年代后期的新左派运动由原来的社会改革走向政治革命,开始把直接行动与社群组织联合起来,采取激进的意识形态立场。与此同时,同志社群的政治自我意识促使同志者决定与法律、宗教和医学上关于同志的消极理论决裂,摆脱过去的孤立和边缘状态,进入社会和政治改革的主流。石墙**为同志解放运动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
1969年6月27日,警察对纽约格林威治村克里斯托佛大街石墙酒吧的袭击引起了同志的抗议,约有400多名同志高呼“同志权力”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这一事件是同志运动的转折点,标志了相对沉寂的同志运动时代的结束和同志权利解放运动时代的开始。1969年7月底,纽约成立首次用“同志”为组织命名并和对“解放”的呼吁联系起来的同志解放阵线(thegayliberationfront),它自称是新左派风格的革命组织。石墙**的斗争口号和同志解放阵线迅速在全国激进分子中扩散开来,不到一年,同志解放群体组织扩散到了全国的校园和城市,同志解放运动正式诞生。
石墙**能够激起全国范围内同志们的抗议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60年代激进运动已激励大部分美国青年。为了使自己的存在为人知晓,同志解放分子几乎参加了所有青年激进分子的抗议活动,把自己看作是60年代激进主义的组成部分,创建自己的同志反文化。男同志解放分子和同志斗士们的动机相同,但对美国社会的不满推动了他们采取前辈们不敢采用的大规模****的策略。1970年纽约警察袭击酒吧,在大街上搜捕同志,激起数千同志男女从时代广场到格林尼治村的****。
作为政治力量,新左派在同志解放运动出现后不久就解体了。但同志解放运动在整个70年代方兴未艾,进入后石墙时代(post–stonewall)。同志解放运动的参加者几乎都是大学生,大多数卷入过60年代其它激进运动而未加入过同志组织,“对他们来说,同志解放运动只不过是新左派、反文化、黑人权力和女权运动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987.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885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