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指在行动中或幻想中,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通常以同性个体作为性恋和**满足的对象,而对异性却反感厌恶,但满意自己的生物学性别。那些因缺乏与异性接触机会或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暂时转向同志的,多是假性同志。同志者以抚弄**、****、身体接触、**、相互**为常见方式,**交媾(**)较少见。在同志伙伴关系中常可改变扮演角色,如有时是主动者,而有时又扮演被动承受者,但是有些同志者可形成固定配对关系,有的人总是主动者,另一方则总是被动者。一般来说,女性主动型,男性被动型往往是顽固的,甚至终生较难改变的同志者。相反,男性主动型,女性被动型则较易于摆脱同志关系或以后与异性结婚。男性同志通常不持续很长时间(但有少数例外),由于年龄不断增长,社会舆论压力增加,长期维持***关系困难日增。特别是到了中年时期取得相近年龄***更加困难,因此,他们此时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和神经衰弱的症状。女性同志者多可与同志对象形成较持久的性关系,但多数女性同志者在生活的某些时候可以从事异性恋生活,甚至因此取得部分性满足,有的还可以与异性结婚。
同志的形成与遗传、激素失调、体格特征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都有一定关系。就同志形成的心理特征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早期形成的对**的敌视,其后发展为对**、特别是对异性恋的否定;二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很低,未成熟的感觉根深蒂固;三是对同志性满足的强迫性不断增强。
同志者在其早期的生活环境中,较其他人受到更多反**行为的影响。他们的父母不鼓励与异性成员间任何私下的、直接的个人联系,使孩子意识到非性的接近可能引起性的亲密。因而,对接触异性有厌恶感,以致完全避免这种接触,在异性成员面前感到不适,甚至焦虑。这些孩子的父母对他们与同性的交往则无异议,甚至赞许。父母对自己异性的敌意和怀疑态度也会阻止子女接近异性而使之转向同性。具有反**心理的少男少女,由于心理和身体条件的影响,在其后的成长中如果屡遭挫折,特别是在异性恋中经常受到拒绝和挫败的人,最终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毫无价值的人,沮丧及未成熟的情感和观念笼罩心头。真性同志者自认为同志行为难以纠正,对异性有异常的忧虑,对异性恋关系有不可抗拒的恐惧。种种原因使同志者强迫自己继续从事同志活动。—性心理障碍
与世界其它地区一样,我国历代都有同志行为。就近代来讲,同志也没断绝,但泛滥程度和危害性较远西方国家为低。近些年国内同志有活跃的迹象,参与者多为男性,各行业各年龄都有。他们在公共场合游荡,寻觅同道者。曾有报告7例男性梅毒患者是同志者。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8408.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380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