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中国同志约四千万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09年7月25日
中国同志约四千万

虽然不穿奇装异服,说话也没有怪腔怪调,但一些同志者还是会被身边细心的人发现。‘如果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我会坦白地告诉他,我是同志。实际上出于尊重的角度,很少会有人直白地问我是不是同志,就好像谁也不会突然去问一个人是不是异性恋一样。’在一家公司做网络设计的pawpaw说:‘父母和身边的朋友早就知道我的情况,他们都很理解我。母亲曾对我说,无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做个好人就行。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坦然。’

许多同志者在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之初,都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pawpaw也是如此,随着慢慢长大,他懵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对劲’,又非常害怕别人知道,就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中。‘读高中一年级时,这件事让我变得非常烦躁,想跟家人说明白。我想到买一本介绍相关知识的书给他们看是最好不过的方法。’

而在十几年前,市面上极少能见到同志方面的书籍,16岁的pawpaw逛了很多书店,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其中一页提到了同志现象。回到家,他把这‘宝贵’的一页折起来,又费尽心思把它放在一个自己觉得最明显的地方。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看到书自然明白pawpaw要对他们表达什么,在诧异、不解过后,他们终于接受了现实。

pawpaw的故事过去十几年后的今天,‘同志’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同志者也不介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特殊身份’。在许多大城市,还出现了同志者交流的公共场所,比如酒吧和同志网站。

‘其实,同志者的实际数量并没增加,而是他们逐渐从隐秘走向公开,因为人们开始尊重和理解同志现象,这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一位专家说。

最难逾越婚姻障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丛中说,在中国,不少人觉得同志不道德,让人恶心,实际上这是人们的认识不足。

据有关调查显示:同志者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因社会地位高低、地域大小而有所区别,除了性取向不同以外,与一般人群并无差异。

但专家忧虑的是,在4000万左右的同志者当中,约有八成迫于传统和社会的压力,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婚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专家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在中国,约有3000多万名同志者已经或打算违背自己的意志,选择与自己并不爱的异性结婚、生子。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配偶对此一无所知。这样的婚姻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与普通人相比,同志者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许多同志者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愿提及婚事,成为亲朋好友眼中的‘老大难’;有些为避免招惹‘麻烦’,干脆草率成婚。一位32岁的男同志者被父母逼着结婚,可他又十分不情愿。最后他问专家:‘我找一个拉拉结婚行吗?’‘拉拉’就是女同志者。

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志者想找一位异性的同志结成没有实质的婚姻,开始双重生活,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6093.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9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