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西兰克里斯特彻奇的奥太加大学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用27年的时间对1000名当地出生的年轻同志者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同志者比异性恋者更容易出现压抑、焦虑、使用毒品心理和自杀等问题,尤其是男同志者。女同志者的心理问题虽然没有男同志者严重,但也是女异性恋者的两倍。
这样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克里斯特彻奇医药与健康科学学院的大卫·福格森教授,他认为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其它同样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虽然很少有研究直接点明性倾向和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何在,“但同志者和双性恋者都非常肯定地指出,这是恐同主义作用的结果,使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敌视和歧视。”福格森教授说。他认为,男同志者所承受的歧视更多,而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不过生活方式可能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今年18岁的学生布兰丹·海尔认为该研究结果印证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从15岁起认识到自己是名同志者,也因此出现了抑郁情绪,并曾几番有过自杀念头。“我实在无法忍受,每个人都有女朋友,但我对女孩一点兴趣都没有。”海尔说,“我觉得父母要我长大后结婚……我把自杀看成是唯一的出路。”
就学期间,海尔一直遭到同学的取笑和言语辱骂。“他们总是说:‘这太同志啦!’言下之意,同志是不好的。这种言语对人有潜
移默化的影响,认为同志是不好的。“
不过,海尔觉得事情总会出现好转,现在他对自己的性倾向一点都不感到担忧。“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我不在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性倾向,我无法改变它,别人也无法改变它。”
现在他和男友一起行走时,虽然也有人嘲笑他俩,但他已经不再理会这些。“这犹如过眼烟云,这是他们的问题。”他说。
坎特布雷大学的教育学讲师凯瑟琳·昆里凡认为,那些对自己的性倾向抱有疑问的青少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这个成长阶段的人需要对同辈人有某种归属感,但他们却不断发现自己游离在边缘。
昆里凡对同志和双性恋高中生有过研究,她认为诸如公民结合等有利于同***的新法律释放出了一个鼓励的信号,但这些信号却无法触及那些农村地区。
克里斯特彻奇的工党议员提姆·巴涅特也认为,对同志的敌视态度使问题变得更严重,“有些政党不承认同志者是享有平等权益的公民,这无疑增加了社会压力。”巴涅特建议精神卫生系统在工作中把同志青少年放在心上。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663.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283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