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最著名的香港同志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3年8月20日
最著名的香港同志

在小众的圈子里,林奕华的名字是如雷贯耳,因为他的名字就是和先锋、舞台剧、另类、同志等等概念连在一起的。他有相当多的粉丝,粉丝们聚在自己的圈子里传阅他最新的文章,交流他的口头禅以及最爱的动作。粉丝们把林奕华看得象超人:十来岁就当编剧、首创“同志”一词、年纪轻轻就拿了金马奖最佳编剧、亦是专栏作家、大学讲师、舞台剧导演……等等等等。要不是超人,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与时间?每天给专栏交稿,大学里要讲课,电台要录节目,更不要说创新的戏剧和各地的演出。

  ——这个快奔五十的男人,脸庞还带着男孩气,穿起简单的T恤牛仔,看起来就像个刚出道的文艺青年,可他却又分明是有着“鬼才”之称的剧场导演,还是香港最著名的一位“同志”。

  型”的人一样,林奕华的人生也不太“典型”:他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中长大,父母在他11岁时离婚 ,父亲象个长不大的男生般爱玩,因而也没有怎么花心力来管束教育子女,林奕华跟姑姑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从很小就自己到处溜达。他曾说他对媒体和创作的兴趣可能很早受到父亲家庭的影响——经常热热闹闹的,爱说话,爱表达自己,喜欢各种时髦的东西。

13岁的林奕华逃学,14岁开始给杂志投稿,15岁为电视台写些剧本并当临时演员,18岁就拿上当时4000港币的高薪,20岁一边写节目评论一边主持些文化节目,并遇到了对他此生至关重要的荣念曾,从此一头扎进了实验剧场。

  林奕华一说起这些就很兴奋,遇到投机的人,两三个小时的聊天根本刹不住车,他一个人又是笑话又是奇闻又是趣事地锣鼓喧天,但他又不承认自己个话痨,他说“我在香港没什么朋友,不太有什么社交生活” ,他说“我对外好外向,其实很内向,成天在家就是写稿看书看电影,和这个社会好像是隔离的”,他说自己“是个孤独的孩子,欠缺最基本最表面最肤浅的爱”,他说“我更喜欢安静地独处,思考自己的一些东西。我的工作使我很外向,但是我的生活是很内向的。”

  但不论是外向还是内向,林奕华一直保持着自由的精神状态,并延伸到他的生活中。因很早前对同志文化感兴趣并将“同志”一词带入,林奕华在同志族群中“发光发热”。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林奕华现在的兴趣更大地是在戏剧,但许多媒体跟林奕华做访问,必然要说起“同志”话题。林奕华象谈天气一样自己地谈自己的身份,他说“我是男人也不是男人,是女人也不是女人,我的身份能够让我看到或感受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或许正因为如此,观看林奕华的作品仿佛经历一次奇妙的心情旅程,观看他这个人也是如此。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132.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63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