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为了我们的孩子少受一点痛苦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3年6月11日
为了我们的孩子少受一点痛苦

调查发现:母亲比父亲更勇敢,孩子"出柜"后愿意站出来8成是妈妈"儿子出柜,我要入柜。社会包容的空间并不大,父母需要给他一片天地。"1996年,赵姨(化名)50岁,儿子阿海(化名)16岁。当儿子一句"我是同志"传入赵姨耳边,便展开长达14年的"拉锯战".不敢责怪,没有愤怒,未至于绝望,但赵姨形容那时自己心痛得竭斯底里。14年后,30岁的阿海"出柜",赵姨夫妇最终释然、接受。

孩子遇到挫折,都想退到母亲这个温暖的港湾寻求安慰和帮助,和普通母亲相比,"同志妈妈"还要面对"家变"这个可能随时被引爆的"地雷".而母亲一旦选择接受孩子"出柜",也就选择把外界的压力从孩子那里扛到自己身上。

国内唯一关注同志者亲友的机构"同志亲友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同志亲友会的圈子中,孩子"出柜"后愿意站出来为他们争取权利的8成是妈妈。相比之下,父亲基本不活跃,和男人更多考虑面子问题有关。而母亲则更勇敢,只要爱我的孩子,让他幸福,可以超越藩篱。

67岁广州赵姨的故事:"我心痛得每天都想把头发扯下来"

16岁:"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5年,当阿海提出到外国读书,赵姨就知道儿子选择背井离乡,是下定决心不结婚。

事情缘起于1996年,那时16岁的阿海正念高中。一天,阿海回家,抱着赵姨痛哭:"妈妈,我有病,好难受啊!"赵姨问究竟得了什么病,阿海吞吞吐吐。当阿海说"我是gay"时,赵姨还一知半解,笑问他:"这个关你什么事?"

尽管儿子以"我自己会解决"来结束母子对话,但那一夜,赵姨彻夜难眠。"像我们六七十岁的,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过不了这关。" 赵姨年轻时读过巴金的《第二个母亲》,"我当时不解,问我妈妈,为什么那个男人会变成别人的老婆。妈妈骂我,说那是坏书,以后不要看。之后,我就有一种深刻的思想,认为同志是不好的。"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赵姨脑海一片空白,同时担心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求医。医生说,有部分同志者是天生。父母应该多理解和包容。让他观察自己、确定自己。同志人群由于承受较大压力,心理容易压抑,更有甚者选择自杀。

这席话如梦魇般如影随形,虽然赵姨在儿子面前再无提及此事,但人后,赵姨称自己变得竭斯底里,"我的心好痛,这种痛常人是无办法理解的,我每天都想把头发扯下来。"幸好老伴比赵姨冷静,他上网搜索资料,告诉赵姨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同志。"但我是听不进心里。儿子是家里的独苗,不结婚,老一辈眼里认为传宗接代没有希望。"

赵姨称以前儿子有什么心事都对她说。但那天以后,阿海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前亲子间的交流日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14年漫长的"拉锯战".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9921.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29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