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丈夫杨先生解除婚姻关系,让家住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的葛女士松了一口气。
2009年,27岁的葛女士与比她大5岁的杨先生结婚。婚后,夫妻俩与葛女士的家人生活在一起。
然而,一桩外人眼里的美满婚姻,带给葛女士的却只有难言的痛苦:丈夫很少和自己亲近,还经常借口工作累了,让葛女士先睡,自己工作到很晚,有时干脆找借口和葛女士的弟弟一起睡。
2012年6月,葛女士趁杨先生外出时,偷偷撬开了他的书桌抽屉。葛女士看到,抽屉里放满了丈夫写给葛女士亲弟弟的情书和各种同志的淫秽影碟;日记本里写的都是杨先生如何压抑自己对小舅子的感情,如何痛苦地和葛女士生活在一起。
2012年11月,葛女士向丹徒区法院起诉,要求和丈夫离婚。庭审中,杨先生承认自己是同志,却不同意离婚。
据相关组织调查,我国同志人数超过3000万,其中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志大约有2000万。《中国同志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0%的同志会找异性结婚,掩盖自己的性取向。
1月25日,曹毅、宋安宏、郭健三律师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寄送立法建议,建议明确“婚前隐瞒同志身份,婚后不能履行夫妻间的权利义务的”属于婚姻法第32条“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使之成为准予离婚的条件。
而在此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于1月10日发布了一份涉及同志问题的离婚案件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当事人基于对方是同志提及的诉讼请求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要求撤销婚姻、要求判决离婚、索要损害赔偿及要求多分财产。报告还建议,在今后的立法中将此类婚姻归为可撤销婚姻。
“从目前的审判实践看,当事人涉同志诉求基本上得不到支持,多数法官不愿意在没有法律、法理支撑的情况下在判决书中对同志问题作出回应。”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法官宋少源告诉记者。
同志为何选择异性结婚
2012年6月15日凌晨3时,成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韩语教师、刚考取博士研究生的罗洪玲发出微博:“这个世界真叫人疲倦,那么就让一切都结束吧!”2小时后,她从所租住公寓的13楼飘然而下,当场身亡。
原来,罗洪玲新婚才几个月的丈夫是一名同志。就在罗洪玲自杀的前一天,她丈夫在微博上向她道歉,并承认“骗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性取向。”
“中国同志者面对的,不是严酷的迫害和极端的仇视,而主要是主流社会的忽视。”1月1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马忆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她介绍,我国3000多万同志者当中,至少八成迫于传统和社会的压力,已经或即将与异性建立婚姻家庭关系。“他们过着违心的生活,连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都没有。”
同志并不是婚姻法上禁止结婚的疾病。以前,同志被列为性心理障碍(性变态)。但精神医学界对同志的研究,否定了将其认定为心理障碍的观点。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正式将同志除名,认为它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应该由社会来加以规范,而不属于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志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世界卫生组织和精神病学会已不再把同志看作精神障碍,而只是性取向的不同。”马忆南说,“现代性医学和精神医学不把同志当作性变态来对待,学者们更愿意把同志看作当事人的"**好"或性取向,甚至将它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尚不承认同性婚姻。“婚姻法虽未对婚姻给出确切定义,但在"结婚"、"离婚"章节中均明确了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马忆南说,“民政部在解释《婚姻登记条例》时也明确指出,同性婚姻违反中国婚姻法,中国婚姻登记机关不会给同志者之间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此,同志者要结婚的话,必须是与异性结婚,而这恰恰与他们的性取向相反。
同志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将同志选择异性结婚归结为四种情况:为了避免受歧视,用异性婚姻来隐藏自己的性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只有与异性结婚,才能生孩子;不明白自己的性倾向,“稀里糊涂就结婚了”;双性恋者,结婚时,有的不仅双方自愿,而且不存在有意的隐瞒。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9564.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74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