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形式婚姻双方的距离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1年12月11日
形式婚姻双方的距离

“朋友”似乎是褒义词,而且在我脑海里,它好像一直是“友谊”的同义词。可是深入想想,不对了,“朋友”其实是个中性名词,代表不了任何好坏褒贬,可以随便打扮。如果在它前面加上了一些限制性定语,可以表示截然相反的意义。比如:好朋友和坏朋友;真朋友和假朋友;善朋友和恶朋友;永久关爱的朋友和一时势利的朋友;生死之交的朋友和落井下石的朋友等等。只有懂得了这一层含义,才能把握交友的尺度,否则,到了七老八十还是会上当受骗,还是会悔恨自责自己:交友不慎。

与朋友交往,是为了友谊?为了金钱?还是为了权利、地位?这只有每个人自己心里明白。

我们只能做一个具有良好愿望的假设:交朋友是为了友谊。

友谊是人类的比较高级的情感需要,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需要友谊来支持安慰。但是交友必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交往,忘记这一点,认为所谓好朋友就可以不分你我,这就大错特错,在之后的交往中必将摔一个接一个的跟头。

朋友之间再亲密,依然要分清“你”和“我”。“我”就是我,我必须自己面对世界,去思考,去做事,任何人替代不了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独立的人格和需求,有自我和他人的界限。这个界限在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帮助我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寻找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价值。一旦这个界限模糊,所谓“不分你我”,就是把自己融入到另一个人的生活圈子中,就是迷失方向,也就是“迷失自我”,丧失了你自己的独立人格,堕落成了别人灵魂的附庸或奴隶。当你“把什么话都告诉别人”时,你就该拍拍脑袋问问自己:“你读几年级啦?你是幼稚?还是弱智?”

再好的朋友,互相之间也应该有个“安全”的距离。

首先要尊重朋友之间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成长的空间。这一点国外的做得较好,他们从小就懂得这一点。中国人因为“大家庭”的观念,大人、老师就不认同“独立”的理念,如果我们争取独立人格和保留隐私,在他们眼里都属“另类”。在这样环境中长大,我们交友很容易“迷失自我”,什么事都会对“好朋友”和盘托出,有时候就惹出不少麻烦。

其次,还要互相经常换位思考,互相站在对方立场上去考虑,不勉强做朋友不愿意做的事情,尊重对方的思维、做法和选择。只有双方都这样想了,才会有朋友之间的真正的、长久的友谊。

最后,这个“安全”的距离本身并不是指人的身心的距离,身心的距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朋友交往中双方都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同时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这段友谊,用行动去呵护这段友谊——当然,这很难。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8272.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21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