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同志的心目中,这个群体属于吃青春饭的类型。二十多岁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各方面都好。家里没有太多压力,父母不会催着结婚。在圈里来说,年轻就是资本,追求者会比较多,更容易品尝爱情的甜蜜,留下一个个温暖难忘的回忆。年龄一大,问题就来了。尤其是对于三十上下的人,父母在结婚方面强烈施压,很多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早已为备好了房子和家具,只等儿子领个女人回家成婚。从圈里看,年龄大意味着受冷落,意味着主动去追求别人(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小孩儿偏爱中老年男人,属于恋父情结)。很多大龄同志,开始隐瞒自己的实际年龄,可是男人的脸往往是撒不了谎的,一看就知道刘德华与马天宇不是一个年龄段。外部的压力加上内部的冷落,很多大龄同志开始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面对自己一生中最不情愿的选择——结婚。
对于异性恋者来说,洞房花烛夜往往意味着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可是对同志者来说,这却更似一个关口,一个逃不过的劫。年龄一大,就必须去试着过这个劫了。
在一个由同志者和异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真正维系家庭的往往是责任而不是爱,是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当完成的义务。我曾经问过一些同志朋友,“你觉得跟一个异性恋女孩组成家庭对她公平吗?”,有人曾很不以为然地答道:“有什么不公平,我在家中会恪守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这些话说得我心口痛,连最基本的爱都给不了她,你凭什么给她幸福,没有爱,谁还稀罕你那些可耻的责任。女孩所嫁的,应该是一个可以爱她,可以疼她,能够在性和感情上与她互动,产生共鸣的爱人,而绝非一个只是履行义务,挣钱养家却并不真正对她感兴趣,甚至厌恶与异性接触的人。很多同志选择结婚完全是一种无奈的自欺欺人的感觉。有人曾对我说:“或许与女生接触久了,也就有感觉了吧?”这真是可笑,我只见过结婚几十年的老大爷还总是在圈内发征友贴。是什么就是什么,性取向难道是可以培养的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夫妻的感情,家庭的一切附丽在感情之上,才能真正持久和幸福。有了爱,才有了美丽的梁祝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没有爱,谁还需要你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更为可怜的是,对于处于一生中第一次婚姻的女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陷入一场悲剧,她们只是自嘲地以为:男人都是这样吧。
在同时,同志的角度,要维持一个好丈夫的形象也并非是容易的事。也许结婚之初还能与妻子协调融洽,时间一长就会渐渐对这种义务性的工作反感起来。很多婚后同志在谈论婚姻生活时都会用到一个字:“累!”是啊,整天戴着面具演戏,履行义务,能不累吗?于是乎,他们再次干起了婚前的“勾当”——回归圈内。那种对同性发自内心的爱,他们是戒不掉的,怎么可能忘掉婚前那么多缠绵的夜晚,花前月下。如果分等级,我想感情是最高级的毒品。结婚后,他们还是经不住诱惑要去品尝。他们开始再次光临酒吧和某些聚会地点,他们在各大网站和聊天室徘徊。他们对新交的朋友说自己未婚,因为已婚的人是很掉价的。他们在晚上以加班为由把妻子哄得进入梦乡,便开始与网上情人打得水深火热。他们的“毒瘾”越来越大,他们开始不回家,出差是最常用的借口,这跟异性恋的外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有外遇的丈夫的心往往还能拉回来,而嫁给同志的女人,你就别指望他的心回来了,其实这颗心从来不曾属于过你。
很多聪明的妻子开始怀疑,她们起初不过认为丈夫在外面找了个小三。她们于是悄悄地查看丈夫的电脑,丈夫浏览过的网页。结果发现,那个跟她睡了这么久,口口声声说过爱她的男人,浏览的竟然全是同志网站,某个隐蔽的文件夹里竟然全是****,qq的聊天记录里与丈夫打情骂俏的竟然全是男人。于是,这个女人傻了,如五雷轰顶,晴天霹雳。就像《断背山》里杰克的妻子看见自己丈夫在热吻一个男人时的心情。这种伤害是极其强烈的,比发现了丈夫偷偷领回家一个小三还要糟糕。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明智的女人会果断地同丈夫离婚,她不会让自己继续被骗;而糊涂的女人往往歇斯底里地要求丈夫为了自己而改变,重新爱她一次,不要再次沾染这些“恶习”;还有些女人为了家庭大局,为孩子着想,忍气吞声,只是苦口婆心劝丈夫今后不要再出去找男人。(怎么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同志也进入了最难熬的阶段,部分同志畏于妻子的“**”,对妻子连哄带骗,百般恳求,发誓再不学坏,发誓做回男人。于是他们又开始在妻子的监视下过起了战战兢兢的生活,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有些人,被发现后干脆破罐破摔,离婚的同时公布性取向,从此无所畏惧的与男人交往,把所有的压力置之度外。(早知有今天,何必当初。)还有些人,同意离婚,但要求妻子为自己保密,一般的女人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伤心过后多半会坦然地同意,毕竟要离去了。可有些女人接受不了自己受到的伤害,就是不肯原谅。一个同志的事情被妻子知道后,妻子不但没有同意离婚,还到处宣扬丈夫的行径——同志。结果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她丈夫的事情,她却耗着他,就是不离。这种女人的行为可以理解,可是太不理智,即使骗了你的感情,你到处去诉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8085.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554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