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寻找到合适的对象,并不容易。”某“形婚网”主管坦言,为了让父母满意,双方在外形、学历、工作、地区、性情等方面要“门当户对”。而且为了减少今后麻烦,对双方的人品也需要一个熟悉信任的过程。
“互助婚姻并非gay恋者的理想天堂,也不是他们每一个都适合的选择”。“过来人”林先生是某大公司的部门经理,找了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拉拉”结婚。“忽然发现,结婚只是一个开头,并不是结尾,还要继续上演父母上门、要不要小孩、父母养老等系列剧。当婚姻由一纸形式滑向家庭实质的时候,而我们的表演也要越来越用心,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大,似乎只有离婚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了。”
包括李银河在内的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gay恋婚姻没有合法化的前提下,它比传统的与异性结婚更加“人道”,但无法取代人性的彻底解放。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晚上,李银河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说,尽管前段时间面临“封口”的压力,但她“必须说话的时候仍会说话”,仍会坚持为gay恋婚姻合法化鼓呼,呼吁社会解除歧视。
而事实上,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gay恋者选择了一条更加坦荡的方式。
“我从初中就知道自己是gay恋!高中就和男友在一起了。”20岁的“广州仔”小藤斯文白净,是广州某著名高校的大二学生。其谈吐坦率、阳光,让记者都有些吃惊。
他说,确认自己是天生的gay恋者时也有一个艰难挣扎的“黑暗期”,但后来通过网络,知道gay恋不是一种病态,就慢慢接受了。现在母亲和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了他的性取向,他觉得没必要隐瞒。同宿舍的同学也跟他相处如常。
“我们也许等不到同性婚姻合法的那一天,但没有必要去走‘互助婚姻’的道路,这样太累了。”小藤说。大他4岁的男友阿文是广州某高校的医学生,今年刚毕业,潮汕老家的母亲就不停来电催他找女友结婚了,相当烦恼。但阿文说,尽管父母难以接受,但他仍会在合适的时候“出柜”。
小藤身边的朋友也支持这种坦然。小藤觉得,随着社会观念变化,年轻一代对gay恋的看法已经相当开放,很多异性恋朋友也表示理解,就像对待左撇子一样,没必要强行去“矫正”。
小藤坦然的背后,是一种自觉的安全意识。他说现在总是随身带着安全套,“就像开车,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撞车,但你总要系上安全带。”
无论是阿梅、阿光还是阿藤,他们都在不停地求解,寻找一个跟社会更“舒服”的相处方式。
无论如何,面对他们和社会的共同“敌人”——艾滋病,这种求解总是积极的。
对于形式婚姻的现实可行性调查与思考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7224.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276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