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资讯 > 正文

“形式婚姻”需谨慎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10年4月18日
“形式婚姻”需谨慎

30年来中国性观念变化的一大标志,就是对同志的宽容度日益提升。北京奥运会上澳大利亚跳水运动员小马修夺冠后坦然公开自己的“同志”身份,而大多数中国观众已经能够平静对待。

现在中国人已经知道,同志不是变态,也不是病,而只是个人性取向的差异,就像左撇子一样,也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不该歧视。这几年,通过《蓝宇》、《断背山》这些“同志电影”的传播,让公众也看到这个人群也有美好动人的爱情和追求,社会宽容度越来越高。

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歧视和压力,以及无保护的性行为等原因,如果同志的伴侣不稳定,“多性伴”问题就会比较普遍,传播艾滋病、性病几率就较高。希望他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推广安全套,减少性伴。这次性文化节,我们组织大学生辩论性话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看待身边的同志”,大学生的宽容度之大让我们也有些吃惊。

记者:今年以来,“同志”找“拉拉”(女同志)结“形式婚姻”越来越热。你如何看待?

张枫:由于国情原因,我国短时间内还很难对同性婚姻立法,而迫于传统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大多数男“同志”最后不得不与异性结婚,而婚后往往还是出去“偷吃”,这其实对是女方的欺骗,双方都痛苦。所以,现在这种新的“形式婚姻”,让双方都能应付父母的追婚,又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是一种权宜之计。我表示理解,但建议他们要慎重考虑,一旦处理不当,日后就会滋生很多纠纷。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7159.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300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