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同志者所经历的五种痛苦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09年8月13日
同志者所经历的五种痛苦

他在21岁当专科老师的时候,和班上一个18岁的男生发生了感情,并且有了亲密接触(这样做是否正当,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性行为方式只限于**和口交,而且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相当微妙:另一方总是装着睡着了,但是仍然会配合对方的动作。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那时候还没有“我们可能是同志”的概念,还是像普通人那样,谈论女性,认为和将来和一个女人结婚,是和将来会变老一样自然的事情。

这种关系维持了几年后,双方都已经意识到了彼此关系的另类,渐渐双方的感情和性关系趋于淡漠,特别是先后和异性结婚以后。这时双方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年纪大些这方仍然对这种关系相当痴迷,而年轻者对此就变得渐渐保守,虽然仍然会与对方发生性关系,但是,在对方看来,已经不如最初那样热情。当然,也不能排除年**由于年龄大些,自身魅力下降的因素,以及双方可能发生感情纠纷的可能。

他的问题是,他那个朋友到底是不是同志者,如果不是,为什么没有和他彻底结束性关系,如果是,为什么又对他日益冷淡。这个朋友受这个问题的困惑和折磨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得到解脱。

究竟他那个朋友到底是不是同志者呢?

如果从他可以和女性以及男性都发生性行为的角度来看,他可能是一个双性恋者。可是实际上,用性行为作为性向的分类标准本身又是有问题的:和异性发生的,是异性恋;和同性发生的,是同志;都有的,是双性恋。真的就这样简单直接吗?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性行为产生了性取向,还是性取向产生了性行为?还是两者压根就风马牛不相及?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是因为我和同性发生关系,所以我成了同志者,还是因为我是同志者,所以我会和同性发生关系?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整个案例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在最开始,他们可能并没意识到同志这个概念,也可能是,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词。所以,第一,要怎么界定他们的性行为,是同性性行为,还是同志性行为?第二,像上面的问题那样去问——是因为他们本身是不自知的同志者,所以导致他们发生同性性行为,还是因为他们发生同性性行为,导致他们成为了同志者?第三,如果那两个男人在发生感情以前,就知道同志这个概念,全部的故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他们是会保持克制,还是会根本性排除和对方发生感情的可能性?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到最后,都不知道同志这个词语,他们会继续这样的关系吗?

在笔者看来,是有可能的。当然,这种关系不一定要在他们彼此之间继续,而可以是和另外的同性。

所以,导致他们的情变的原因,如果排除掉两个人彼此发生的事故(像上面说的,一方魅力降低,或者有感情纠葛之类)的因素,很有可能在于,他们接触到同志这个概念,接受了同志是“危险的、变态的、不正常的”这一类观念。

看起来,最害人的,可能倒是“同志”整个字眼了。为什么张北川教授坚称应该把同志改称同性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吧。这个社会已经把同志板上钉钉地定义为不正当的行径,已经是不可更改地把这个字眼和艾滋病之类的捆绑在一起了。或许换个带“爱”字眼的词,能让人感觉好一些。这个用意是很好的,不过别忘了那句名言:小样,别以为你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语言是多么地贫瘠和无聊。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在是很有道理。本来可以很单纯、很美好的关系,因为贴上了同志的标签,就马上变得变态下流。就像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人,你给他穿一身囚衣,就马上会有人把他送进监狱。

人类之间的关系,包括涉及到性行为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如果硬要整出一些语言词汇来给它下定义和分类,反而会让关系和行为本身受到限制和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削足适履。同志这个概念完全是由人类社会所创造的,这就是所谓的同志也是由社会构建的含义。

想象一下吧,如果离开同志的概念,离开我们对于自己是一个同志者的自责,那么很多东西都会变得非常自然和简单。

“我不是同志,只是碰巧我喜欢的和我一样,也是一个男人。”

同志只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子,只是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加贴身或合脚而已。你如果不喜欢,换一件(双)就是了。虽然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但是穿久了,也会感到舒服。这没什么大不了。

最后仍然要回答那个同志朋友的问题。

你所爱的那个人,他到底是不是同志,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们现在已经回不到当初。虽然过去有那么多不完美,但是依然值得怀念,但就让过去的美好藏到心底吧。你现在要接受的是,你们关系回不到原来的事实。要做的挽留,在你向我倾诉之前肯定已经都做过了,也肯定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不然你不会向我求助)。你要的,只是希望我给你一个方法,让他能回心转意。这一点,原谅我做不到。

原来劝过你的,爱一个人有两种方法,给他一个鸟笼,或者给他一座森林。如果你一直这样纠缠,不但不会有效果,还会损伤到彼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6185.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127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