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出柜并不仅仅是“我想对父母说的话”那么简单,因为无论是什么情境和语句,最终的目的只是一个“坦陈自己的取向”,并取得理解或支持。事实上,在我们的“传统道德理念与人生价值观念构织而成”的国情里,父母对子女的厚望和支持几乎是世界中其他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这其中也包含着理解和“纵容”。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你哪怕真的是个怪物,那也是我心头的一块肉啊!”因此,对父母说出真实的你,不应该成为同志们的一道门槛。因为,父母是赐予你生命的人,是抚养你长大的人,是将自己的热血和热情融入到你的生命的人,也就是最该让你信任和亲近的人。所以我的口头禅是,骗谁也不能骗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那是在“犯罪”。
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同志是一种个人生活的禁忌”的呢?我认为是社会环境。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其实是血缘亲情与利益关系的综合体,换而言之,个人生活性取向无可厚非,但这种取向势必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打破固有格局,这种打破毫无疑问会被视为一种“侵犯”,面对侵犯者,人的第一本能就是反对与反抗。
很简单,你是同志,那你就有可能不会“传宗接代”,等于变相剥夺了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权益”,自然会被鄙弃。而事实上,人们容易把恪守多年的生活规律当成自己不可侵犯的权益,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人必须要结婚,必须要生孩子。
你是同志,就很可能因为与众不同而遭受歧视,父母就跟着“丢面子”。尊严也是利益的一部分,国人的尊严常常要建立在周围的环境之上,你是父母所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很多父母不接受子女是同志,并非他心里根本无法接受,而是受环境压力造成的,不敢接受。
你是同志,你出柜,就等于出了一个难题给父母。你向父母求助,父母有办法解决吗?
贸然的出柜,只不过是把问题激化到不得不做极端选择的境地,给父母的答案是:a、接受;b、反对。答案不言而喻,几乎99%父母会选择b.
所以我说,出柜并不仅仅是“我想对父母说的话”那么简单。出柜这个小小举动,实际上是需要我们长期的铺垫与充分的善后处理方案做条件才能去做的。
首先,与父母多年生活下来,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性格与处事方式都有详实的了解,那么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循序渐进也好,开门见山也罢,直面言谈也可,长信一封也行,要选择最易接受的方式和时机,尽量避免带给他们强大的冲击与抵触心理。只要用心,这一点能够做到。父母了解你就如同你了解父母一样,只是性取向这个问题多偏于私秘,所以很多时候感觉羞于出口。实际上,你是赤条条来到世界的,在父母面前你属于完全的透明者,后来长大了,有了个人意识之后才开始武装自己,划分自己的私自领地。
其次,不能把“难题”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推给父母。你需要对自己的取向做充分的考虑,甚至要考虑到此后一生的道路,为自己制定生活计划。对父母出柜的时候,也是你阐述人生计划的时候,你的路要怎么走,你对你自己的事情是怎样的见解与安排。你要有足够的理由使父母相信你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下去会“幸福”——“幸福”是成功出柜最不可动摇的阵地,因为这是你和父母共同的目标。
同时,你甚至可以帮他们想想,如何应对父母将要面对的压力,比如“丢面子”的问题等等。因地制宜,敢想敢做。要知道,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暂时还找不到的方法而已。用心去做,一定能够做好。因为,我身边所有成功出柜的人,都做足了功课,绝对不会因一次表白一封信就把问题搞定了。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4240.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418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