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中国同志逐渐被大众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难题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07年7月03日
中国同志逐渐被大众接受 同性婚姻成最大难题

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到香港艺人张国荣,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同志这一世俗社会中的“特殊”人群

8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对同志者的深度报道;8月14日,浙江同志爱心工作组正式成立,并得到**部门认可,协助官方在同志这个高危人群中进行艾滋病行为干预;9月份新学期开始,一门名为《同志研究》的课程将面向复旦大学本科生开

设,选课人数100名,该课程在开学半个月前名额就已经满了。

虽然同志早已不是秘密,但因为涉及个人隐私、性倾向异于主流人群,因此成了人们眼中的“另类人群”。而随着人们对同志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人已经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正视同志的存在。

“同志者的乐园”

从本质上看,同志属于一种对异性无好奇心的现象。同志不过是与异性恋的性取向不同,而对性取向的选择是人的自由。除此之外,同志和异性恋并没有别的不同,一样的用情,一样能够得到人类**的欢欣和满足。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银河研究员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对国学颇有造诣的潘光旦先生就在中国古籍中查找了所有关于同志的记载,并作为附录附在所翻译的《性心理学》后面。这是中国近代对于同志的最早研究成果。

根据潘先生考证,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正史和野史中都有关于同志现象的大量记载。远在商代就有“比顽童”的说法,这是所能找到关于同志的最早文字记录。史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汉哀帝不忍惊醒共寝的董贤“断袖而起”。于是后代以“龙阳”、“余桃”、“断袖”等语汇暗指同志现象。<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3293.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072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