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1世纪初,很多西方国家都纷纷出台相关的法律,承认同志的合法性。从此,同志作为一种合法的性取向,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在中国,却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同志的人群依然被众人视作异类。包括我,只要在大街上看到两个同性在一起,做出类似于异性之间的那种亲昵举动的时候,我就立刻马上将自己的目光从他们之间移开。在我们的思维中,同性之间是不能有超越友情之间的关系的,并且由于aids在中国的泛滥,使得公众对同志的群体的认识,显得有点片面。他们始终认为,同志是一种不正常的变态心理,而不像现代西方那样将其视做一种常态心理来对待。
其实,在我看来,同志应当是作为一种正常的性取向,而被国人所慢慢接受、慢慢认识。本来也就是如此,你喜欢男的和喜欢女的有什么区别呢?都喜欢的是人而已。我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它,原因恐怕有以下两点。
其一,与传统观念的矛盾。按照我国传统,我们喜欢送刚结婚的新人一句祝福,那就是“早生贵子”。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因此,你结了婚之后一定得生孩子,如果不生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婚姻不能算一个圆满的婚姻,不是女的没有能力就是男的在外面出轨。可事实上,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丁克”一族。他们只享受性生活带给他们的乐趣,而拒绝要孩子。其理由是要孩子太麻烦。这类人的出现,已经给我们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很大冲击,它开始悄悄改变着“结婚——繁衍后代”这一婚姻的传统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却没有引起国人大规模的关注和讨论。而现在的同志,因为是一种新的,并且在一度被认为是“变态”的恋爱模式。要让国人宽容它、接受它并不容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宽容自己不能理解的新生事物的习惯,即使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同样如此。试想,假如你身边的人有同志的行为或者这种行为的倾向,你会坦然接受吗?你如果说能。那我再问你一句,假如那个有同志倾向的人喜欢的人是你,你能和他正常来往吗?别说你,就算是我,我也受不了,而肯定要说“不能”的。所以,让大家接受同志这一种性取向,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其二,媒体的误导。我们看到广大的媒体,在介绍aids的时候,总是带有把这种病说得很恐怖一样的,而且总是要和“同志”挂上钩。自然,大家就对这一群体带有一种排斥的情绪。其实学过高中生物的人都应该知道,aids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甚至有些还不是同志,甚至有的群体和“性”都占不上一点边。他们或许只是因为献血的时候染上的,或许只是在和别人共用刮胡刀的时候……总之,同志并不是aids的唯一来源。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看出,中国人对同志的看法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能够接受一男一女的“丁克”家庭,却不能接受两个男人或者是两个女人在一起过着从前那种类似于夫妻关系的家庭生活。
其实按照荣格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主要有四个原型:人格面具、阴暗自我、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后面两个名词分别代表了男性身上的女人特质和女性身上的男性特质。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同志的出现了。我们做一个假设,一个未加证明的假设。那就是,当一个男人所喜欢的女性特质在他身边的女性中所无法找到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同性身上,对女人来说也是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说,同志的本质上可能(因为那个只是一个假设,还没有得到证明)仍然属于正常的模式。只是说这种正常模式和两性之间的这种恋爱仍然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这种区别而已。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人只要爱上的是人,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都是人,又有什么不对呢?你也许还会问,那这样下去,是不是某一天,世界上都是同志呢?
我的答案是,只要世界上还有男人和女人,并且这两者的数目比的差异不是很大的话,出现这种可能性的就很小。因为同志只是一种性的价值取向而已,它仍然是建立在两性相吸的基础上的不同恋爱模式而已。它只可能和两性恋爱这种原先的正常模式长期并存下去,而无法取代原有的模式。
如果你对变态心理有所了解的话,那你一定会问,这么说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一天,我们的性取向会指向动物、尸体甚至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
抱歉,我不是预言大师,所以我无法预测。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2606.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308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