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中国同志走出隐秘时代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06年12月01日
中国同志走出隐秘时代

对中国的同志而言,2005年是一个节点——媒体已向同志话题开放空间,大学“通识教育”阶段的沉默也被打破——一个以隐秘为特征的时代结束了。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孙中欣博士上完《同志研究》的第一节课说,教室太小了,记者太多了。不无抱怨的意思。

9月7日的课程毕竟是中国第一堂关于同志的公开选修课,当天听课的学生和记者人数相当多。这在意料之中。倒是一个学生递条子说,哪里能找到同志的朋友?多少出乎她的意料。但孙中欣还是说,这是个好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社会的同志话题都如此轻松。一墙之隔的街道其实比校园要保守得多。但这仍是历史性一刻。同志变成了可以讨论的问题。禁忌已经打破,一个以隐秘为特征的时代结束了。

转折点:2005年

“性别、性、同志这些都是边缘的知识,富有挑战性,容易震动学生”,孙中欣说,“能够冲击主流认识的新领域总会受到关注。”这个社会对同志的“主流认识”又是什么呢?孙中欣的同学看到她要开课,特意打来电话,他原本以为同志是浪漫的无性之爱,他家来自农村的保姆却告诉他,自己嫁了一个同志丈夫。悲剧轻而易举地清醒了他关于同志的浪漫想象。

城市里的男同志圈子里流传着一些特别的生存法则。比如说,为了掩饰身份,娶一个农村女子为妻。“对他们来说,农村女子和城市女性相比,好像不会有太多爱和感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她们常常对同志一无所知。”孙中欣说。

那位保姆的丈夫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性取向,但新婚妻子完全不知道“同志”为何物,直到面对完全无性的婚姻,并且发现丈夫另有同性的情人时才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不幸的是,一次偶然性行为使她怀上了丈夫的孩子。她想离婚,然而丈夫不愿意。他恨她离婚暴露了他的身份。

“除了浪漫的想象,或者彻底的无知,还有人认为‘这样的人’很少,或者认为他们很奇怪。他们从来不能想象自己的熟人中会有同志”,孙中欣说。1997年开始在“性别研究”课程中涉及同志话题以来,她已经充分领教了这种“主流认识”的模糊不清。

然而,现在形势好像发生了变化。

10年前,中国任何一条街道上都可以看到勾肩搭背的男孩子,彼此挽着胳膊的女孩子。这种亲密无间的同性身体关系,据说让西方人困惑。但这种景象好像一夜之间从大城市的街头消失了。这个细节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在孙中欣看来这是时代变化的指征:同性间过分的身体接触,现在是要冒着被疑似同志的危险的。

还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播出了从艾滋病角度讨论同志问题的新闻专题片《以生命的名义》,几个同志者的面部形象正面出现在荧屏上,这在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

“同志主动向大众暴露自己的脸,而从前,这张脸是被遮蔽的”,主动公开了同志身份的周丹说,“这是一个象征。”

谈话让周丹兴奋,以至会发生轻微的口吃。这个小个子的律师语速很快,声音越来越高。然而“同志”三个字每次都让他的声音几乎难以察觉地一顿,突然低下来。虽然一瞬间的迟疑很快就会被滔滔不绝的后话淹没,但这个细节却屡屡出现。

2003年他向媒体公开了自己同志的身份,此后一直保持着雄辩的姿态。“同志”三个字所带来的表达不畅,是原来隐秘生活唯一的后遗症。周丹承认,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讨论“同志”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

“今天我和你在咖啡厅里谈同志问题,几乎没有顾忌,但10年前这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他环顾四周,满脸堆笑——正如他的观察,周围没有人对他的高谈阔论表示关切。“我们在提篮桥的花园里向经常在那里活动的老年同志者做一些医学方面的宣传,发放安全套,谈同志问题,周围活动的其他居民也没有激烈的反应,大家能够和平地共处。”

“中国同志从‘《东宫西宫》时代’走到了‘互联网时代’”,周丹说。《东宫西宫》是根据作家王小波的剧本拍摄的以中国同志为题材的电影。前者是隐秘的,孤独的,属于厕所、浴室、公园的偏僻角落,后者是开放的,群体的,属于互联网和大众传媒。

在耶鲁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周丹引用纽约州立大学教授davidgreenburg的著作《同志的建构》的观点说,美国出现同志解放运动时的社会环境,至少四点与今日中国社会环境的相似:稳定的经济发展产生乐观主义的流行文化,酒吧、公园和娱乐场所为同志亚文化的产生提供土壤;容易受流行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大学入学率提高,将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体上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者从保守主义到自由主义的转变,以及媒体的发展。

“这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他乐观地说。同志已经变成了流行文化隐秘的部分,甚至出现在几乎所有贺岁片里。周星驰的《功夫》里有一位穿红色**的“兔子”房客;《天下无贼》里劫匪是个娘娘腔;《韩城攻略》里梁朝伟自称被任贤齐抛弃。在搞笑和戏剧中,同志比较容易被人接受,这是中国人表达同志的特有的隐晦的方式。

但他本人仍受到大学生的质疑:同志公开活动会不会改变异性恋的性取向,使他们变成同志?他解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2179.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339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