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形

我要找: 地区: 年龄:

首页 > 形婚故事 > 正文

大陆同志声援香港“国际不再恐同日”活动

作者:一路同形更新日期:2006年8月31日
大陆同志声援香港“国际不再恐同日”活动

晏子在谈到同性时说:"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压抑拒绝人之情欲不符合道义与自然规律;藐视侮辱他人的爱慕没有修养也并非吉祥。

他或她虽然以同性之躯爱你,但天下没有如此法律要去责杀一个爱人的人,无论他是同性或异性!

"我是同志,不要歧视!":大陆、台湾、海外同志声援

5月21日,在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地区突降暴雨。来自大陆的同志代表,亲历了第二届"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活动。他们与来自内地其它地区、香港、台湾、海外的同志兄弟姐妹共同见证了一段历史的记忆。

"同志不可怕,仇恨才可怕!""风雨同路,挺身而行,命硬撑到尾,同志要争气!"更多次呼喊"我是同志!"将自己的声音融进几百人的歌呼里。一路上有铁马和警察,双层巴士与有轨电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同志们谨守秩序,路人报以或钦佩或警惕或茫然或不屑的目光;目光纵有千百种,所有人都不得不感受到同志们风雨同行的热情和百折不回的顽强。在这块中国的土地上,前后左右都是"同行"人。对于很多内地的同志朋友来讲,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一历史瞬间所迸发的豪情可以久久燃烧,这几百人凝聚成的力量,将长久的激荡着大家风雨前行。

此次"国际不再恐同日"香港区巡游互动沟通活动在香港岛铜罗湾一带举行。idaho(internationaldayagainsthomophobia)活动是全球性的活动,"恐同症(homophobia)"被定义为"畏惧跟同志沾上关系"、"对于同志者极度畏惧与愤怒的反应"及"害怕对同性产生爱意,因而也憎恨这些对同性产生爱意的人"等。

此次香港区的**共由19个组织机构发起,虽然**时下起了大暴雨,可是仍有近400名同志参与了**活动,在大雨的情况下,活动人数直逼去年第一届活动。当天倾盆大雨并没有打消参加巡游活动的人士向香港民众互动沟通的热情。据估计,甚至这次的人数可能会超过去年第一届"不再恐同"活动近400人的规模。突然而至的大雨虽然令活动有一些凌乱,不过参与者仍然打着彩虹旗及各同志社区旗行进,进行着"挺身而出,消除歧视"的主题诉求。清一色的,整个活动的参与者都身着黑色衣服,自由地配以彩虹裝飾,以配合今年为着因恐同而受到伤害及不平等待遇的默哀行動。

在**演讲台背景中,来自深圳的同行会网站旗帜;在**队伍中,来

恐同仍在继续,同志仍需努力

活动的集合地点设在铜锣湾东角道的行人专用区。下午三点钟,活动主持人用粤语和英语分别读出简短有力的宣言。从中午就不停的倾盆豪雨,没有打消东角道坚守的400名佩戴各式彩虹标识的中西男女同志的热情。避雨行人驻足好奇观望,亦有市民不满。宣言后是嘉宾致辞,由香港社会民主连线发言人黄毓民及立法会议员张超雄发表了讲话。空气中激荡着活动主题曲——《命硬》:"他/反对就反对,亦都跟你爱下去……历劫还是在一起/这种坚决无人可比/看战事多悠长/亦决心打到尾/心不死!".伴着大雨,大家肃然向全世界恐同受害者致意默哀:

2006年2月,俄罗斯莫斯科正在筹备当地的不再恐同日公开活动,当地的极端穆斯林宗教领袖认为公开的同志活动会引致人类灭亡,因此扬言要杀死活动的同志搞手。

2006年5月在伊拉克,一个14岁少男,被警察用枪近距离射杀,因为警方认为这少男与男性发生性行为。

……

从世界论及中国,从淋淋血案到有预谋的规模化恐同戕害,主办者是在用深刻的族群历史意识和世界性视野提醒每一个参与者,同志的生存环境并不安宁,绝不能贪图个人安逸而忽略世界上部分同志、跨性别人士的艰难处境乃至人身危险,也不该因为自己一时的困顿而怨天尤人——永远有同志比你更受到恐同的煎熬。因此,善用这种幸运,团结起来创造更包容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不容推却的责任。

天若有情天亦老。大雨也是为受难者流下的泪水。

三点半左右,队伍开始出发,途经港岛最热闹的街道,环绕**一个多小时。此次**的主题是"挺身而行,消除歧视".除了同志者外,还有来自台湾的虐恋者,异装者和变性人,为了消除歧视,大家携手风雨同行。

应着风雨一浪高过一浪的口号声象征着我们呼唤同志爱自由、争取平等、消除歧视的热情:"同志不可怕,仇恨才可怕!""风雨同路,挺身而

港媒:香港的同志接受度较内地为低

5月22日,香港媒体广泛报道21日举行的香港区国际不再恐同活动。奇怪的是,作为国际化都市,无论是香港本地还是大陆同志,都普通认为,某种程度上,内地环境渐为开明,而香港对于同志的包容、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高,甚至不及内地部分地区。大公报甚至报道,当天巡游所经之处,竟有不少市民破口大骂。

联想到5-20日在珠海中山大学举行的"性别和谐倡导日"活动,以及去年10-23深圳海岸"中国大陆最大彩虹旗"活动,上溯到近几年来各学术机构 同志社区 大众媒体对于"不再性向歧视 倡导性别和谐"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人们有理由乐观的认为:中国社会正在不断的文明与进步,同性必对于异性,男必对于女的"二元对应"的传统观念正在为,多元而和谐的中国小康社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763.html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335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