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戏称戴利为“英伦跳水公主”。十四岁成名的时候,戴利看起来就是个小孩子。水上项目那些男生女生簇拥着小戴利,万般宠爱集一身。一个跳水天才在英伦的稀罕劲儿,差不多顶得上我们这边出了个刘翔,珍贵得像英伦公主,一点不夸张。
慢慢地看着他长大。听说他发育影响成绩后,也曾为他着急。后来发现是谣言,也曾指责散布谣言者居心叵测。大概心中戴利的形象停留在刚出道时可爱而幼弱的样子,以为他需要保护,也有一种“不许欺负没爹的孩子”的心理。一觉醒来,戴利出柜了。这才发现,曾经以为是娇柔公主的戴利,有一颗勇敢者的心。他已经可以好好地看顾自己,从生活到内心。
如果给明星出柜的勇敢度打6分,戴利要打9到10分。首先他不必“出柜”。戴利十九岁,尚属teenager。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说法,青春期开始,探索性取向开始。此期间人人可以自称性取向待定,有些人早早确定,有些人会迷惑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人人都在十二、三岁就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啊。所以戴利在接受BBC采访时说,之前不谈恋爱状况是由于没做好准备,也没有什么严肃的恋爱关系,没什么好谈。
说起来十八岁算**,实际上在英国,选举权的获得是在二十一岁,十九岁在法律上未成年。家人劝戴利过些时间再谈这件事不是没有道理。只有一部分人会和十九岁时谈恋爱的对象成为婚姻、生活伴侣,说不定过一阵戴利就和那名男子崩了,又约会漂亮女生。他完全不必承受出柜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他选择了站出来。他说,他一向是诚实的人。
在我们异性恋的眼里,戴利说在和一名男子约会,等同于宣布是同性恋。也许我们不大会去注意那句“我依然向往女孩”,这话在某些纯粹同性恋者的眼里,却有可能被理解为戴利自认双性恋。有时候双性恋面临更加尴尬的境地,一些同性恋者不认同他们是自己人,异性恋又把他们归于同性恋阵营,两头不着地。镜头下戴利认真而严肃,看着他仿佛忽然长大的样子,感慨万千。以前跟着瞎起哄就像在昨天,现在真的看着他出柜了,第一感觉不是“终于等到这一天”的欢呼雀跃,而是有些陌生。可爱的小戴利开始渐渐远去,真正的那个戴利显现出来,诚实、勇敢得无法不再爱他一次。
犹然记得去年伦敦奥运会,在所有选手完成比赛后,戴利确定获得铜牌。瞬间英国队疯了,跳到池里狂欢,仿佛他们到手的是金牌,衬得冠军一边无比冷清。是啊,有那么多人爱他,支持他。普一出柜,英跳水协会支持,队友纷纷祝福,对戴利来说最重要的亲人,母亲大人一直站在他一边。父亲?戴利说父亲生前说过,戴利开心他就开心。我想,这是戴利敢于面对自己的外部原因吧。假如他母亲是“王母娘娘”式的厉害角色,性取向由她定,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统统由她定,再给他安排一段形式婚姻,戴利出柜之路不会这么顺利。
当今社会处于非常微妙的时期,一方面同性恋听起来挺时髦,以至于在时装设计、模特行业,直男变成了少数群体;另一方面许多人对同性恋并不了解,有的恐同如艾滋,有的以为那是文艺作品里的事。歧视从来没有停止过。英国被戏称“大英腐国”,影视作品几欲用“同”字讨好观众。《神探夏洛克》的导演是同性恋,《火炬木小组》的男主演约翰·巴罗曼是,国宝级演员斯蒂芬-弗雷是……这里既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崇拜同性恋的精英主义在空中若隐若现,又时不时响起审判王尔德的声音。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戴利说起找到一个令人愉快又安全的男性时,一脸严肃,难寻爱情甜蜜踪影。出柜对旁观者来说也许只是好玩,过几天忘了。赞助合同的消失、生活中的歧视,等等,都可能是戴利接下来要面对的现实。
精神分析学派祖师爷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里说:“人在生理上起初是双性的。”“所有人都可将同性作为性对象。”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两个研究结论应该从纸上跳下来,走入普通人中成为常识。祝福戴利,祝福戴利的挚爱。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1129.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0337 second(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