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妮特·简金斯和丽莎·米勒是一对同志情侣,两人共同生活多年,并育有一个女儿。在两人关系破裂之后,这个孩子成了她们争抢的对象。两人分别在各自生活的佛蒙特州和弗吉尼亚州上诉,由于两州的法律不同,这场官司纠缠了近3年才以丽莎·米勒获得抚养权,杰妮特·简金斯获探视权而暂告一段落。
一个孩子两个妈
4岁半的伊莎贝拉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她能指着家里的照片跟人说,“这是外公”,“这是杰妮弗阿姨和我”。伊莎贝拉如今和母亲丽莎·米勒一起生活在弗吉尼亚州。
在伊莎贝拉的家里,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小装饰板,上面写着诸如“信任”或是“传播爱”之类的格言。房里的钢琴上摆放有家人的照片,伊莎贝拉指着其中一张害羞地说:“这是我妈妈和我”。这张照片是伊莎贝拉和丽莎的合影,相框上还写着“快乐”的字样。
很多人认为,伊莎贝拉其实有两个妈妈,但这个孩子似乎并不知道这一点。她从两岁半起就再也没见过她的另一位母亲杰妮特·简金斯。
同志人争夺抚养权
在共同生活多年后,杰妮特·简金斯和丽莎·米勒这对同志人决定“制造”一个真实的爱情结晶。杰妮特说,当时是她陪同丽莎前往诊所,她还紧握着丽莎的手,好让医生将受精卵植入丽莎的体内。她们只知道,提供精子的男子被编为“第2309号捐精者”。
2002年4月16日,丽莎生下一个重5磅15盎司的女婴,起名为伊莎贝拉·鲁斯·米勒-简金斯。
“这个孩子是为爱而生的,”如今居住在佛蒙特州的杰妮特说。而丽莎的说法则完全不同。她说,植入受精卵时,杰妮特根本没陪在她身边。
除了关于受孕的说法不一致外,让丽莎和杰妮特争执不休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两人分手之后,她们像很多离了婚的夫妇一样,对她们共度的那段时光看法不一。两人共同生活时共享的一切如今都被提到了法庭上———房子该如何分割?谁该开走那辆车?还有,谁应该担负起抚养伊莎贝拉的责任?
在伊莎贝拉抚养权的争夺中,两人的律师就谁是孩子母亲的问题争论不休。佛蒙特州的法律明确认定了同志人享有为人父母的权利,而弗吉尼亚州的法律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
现在,她们正辗转于佛蒙特州和弗吉尼亚州的法庭之间,
面临着复杂的法律争执———在佛蒙特州,连律师都支持同志权益,而在弗吉尼亚州,人们则相对保守。
“民事结合”后决定生子
1997年12月,32岁的杰妮特和28岁的丽莎相遇了。几个月后,她们就住到了一起。“在遇到丽莎之前,我是个职业女性,”杰妮特回忆说,“我没有想过要孩子,但我爱孩子。她一直说,她想做个住家母亲,想抚养一个孩子……我爱她。”
2000年7月1日,佛蒙特州允许同志者组成名义上的家庭,称为“民事结合”。当年12月19日,两人到佛蒙特州度假,并办理了“民事结合”的手续。
杰妮特说,仪式非常低调,“我从没想过要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这项仪式只和我们对彼此的承诺以及我们想要拥有的生活方式有关。”
丽莎则说,迈出如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步让她感觉很不确定,“我不知道我们的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不过,她对两人的未来生活仍然充满希望。
回到两人居住的弗吉尼亚州之后不久,她们决定要生一个孩子。由于丽莎的年龄比杰妮特小,她们决定,由丽莎担负起怀孕生产的任务。医生要求丽莎卧床保胎,不干重体力活,而这却成了两人争执源头。杰妮特称,她一天24小时看护着丽莎,无论丽莎要求什么她都一一满足,而丽莎则说,杰妮特经常冲她发火,还禁止她离开自己房间。
经济困难造成关系破裂
伊莎贝拉出生时,杰妮特亲手为她剪断脐带。杰妮特说,世上没什么事比目睹孩子的降生更奇妙了,“我记得她吮吸了我的手指。”
当伊莎贝拉四个月大时,她们搬到了佛蒙特州居住,杰妮特说,那是因为佛蒙特州的法律认可这个同志家庭,并能为她们提供法律保护。
她们在法尔港买了幢房子。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杰妮特找了一份夜间警卫的工作,而丽莎则待在家里全天候照顾孩子。不久,丽莎在家里开办了日托机构,她也开始挣钱了。
在丽莎眼中,杰妮特和她之间的和平只维持了相当短的一段时间,杰妮特很快又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她觉得,她们的生活观念越来越不同了。“她经常上网浏览**照片,”丽莎说,“在我们的房间里,有一个年幼的孩子,我不希望她这样做。”
经济问题也是造成两人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杰妮特声称自己欠下了5万美元的债务,并宣布破产。杰妮特说,丽莎养育孩子的花费过大迫使她不得不举债度日。
形式婚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gayles.com/article-10344.html
联系我们: | QQ:81585321 | 热线电话:0772-2827315
Copyright 2005 一路同形 All Rights Reserved. 一路同形( www.chinagayles.com) 版权所有
桂ICP备17008383号-7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220039 |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386号
Processed in 0.1244 second(s), 3 queries